选择与挑战:秦永贵的人生状态
撰稿/王洪 策划/范以晨
六月,正是北半球即将进入赤日盛夏,而南半球则进入另一个季节,那里有无垠的海洋以及南极洲、澳洲大陆和星星点点的岛屿。
我们共同的家园就是这样一个所在。
对秦永贵来说,在这样的时候,他在万米的高空俯瞰眩窗外,天海一色,湛蓝得沁人肺腑,他讲过,他追求自在自由。他飞赴的目的地,记忆中已不止一次这样的旅行,也不再有第一次在飞行中穿越赤道时那样的兴奋,而这一次的选择让他则有着别样的感受,兴许从今往后的日子,他只是一个旅行中的中国人、安徽人、马鞍山人以及和县人。都说青山处处是家园,而真的到了别离家园的时刻,到了和自己生生相伴的那块土地告别的时候,到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们分手的一刻,对家的依恋则是难以言状的,对自己曾经奉献了岁月和汗水的那块阵地则是十分地难舍,这是一种怎样的真切的体验呢。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除了顶着一个类似于今天的“学霸”的名头外,一切都是懵懂的样子。但毕竟承载着“厚德载物”的底蕴,如今,这位清华学子刚刚被一位长者推举为南京市马鞍山商会会长,经过一种莫名的拥戴和特别的欢娱,他次日便携着不满三岁的幼子,一路向南,跨越赤道,向着他选择的下一个定居点,被称为人类的“南方的大陆”澳大利亚进发。秦永贵走了,他选择了另一个半球,去享受那里和煦的阳光、吮吸那里清新的空气、仰望那里湛蓝的天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澳大利亚,被习近平主席称赞为:“不仅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更是一个富有活力、开拓创新的国家”。那里有长相独特的袋鼠、憨态可掬的考拉、白云朵朵的羊群和辽阔无垠的旷野。曾经的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又被华人称为新金山,至今当地还有很多华人办的学校、商店、公司名称等是带有「新金山」这个名号的。清朝末年的满清外交官李圭在《东行日记》中就提到了在中国以外的两个海外华人聚居城市,也就是“两个金山”(美国三藩市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并称要“以新旧别之”,“新金山”这个称谓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无独有偶,商会的名誉会长
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美誉,是民国时代的首都。秦会长从自己祖国的旧都,选择到另一个国度的旧都,个中的缘由就如同我们的采访不采用传统的面对面,而是选择了一种崭新的方式:视频对话,是让人不好去深究与揣度的。但我们的表达还是建立在一种传统之上,总是有一个切入点,那就是我在采访中始终观照的是秦永贵的选择:中考,他因选择的失误被录取到乡镇中学,由于奋斗与努力最终选择上了和县一中;大学毕业,诸多的同学选择升学考研、进入国家机关等等而他选择离家较近的名不经传的南京煤矿机械厂;人生的路上,正受重用的他选择放弃上升的通道而坚持选择下海经商;创业的经历,他做汽车的4S店,可他不选择大品牌销售却着意地选择小型面包车做主营产品;功成名就,他不选择继续攻城掠地却选择坦然放下……
不断地选择,就意味着不断地经受着挑战。
于是,对秦会长的采访,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书面+视频对话”的方式进行。我曾罗列了6页
不是你的选择
一个人会有无数的选择,而唯一难以让你选择的是你的出世与入世,它为你的一生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抑或包括你的性格与人格。秦永贵对我说,他出生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的第二个年头。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小时候老家蓝天白云下的鲜花野草或者稻田玉米地的芳香总能让他心旷神怡,无忧无虑的日子一直存念在自己的记忆里,他喜欢那时候的天真无邪。这样的感觉一直延续到现在,他说,90年代在南京期间,每当晕头转向的时候,往往选择回到老家清醒一下头脑。面对自己家的老屋和乡亲背影,再回望那条当年外出上学必经的村口小路,回到人生的起点,一切都会释然的。但是必须承认,他童年的生活非常艰苦。一方面家底很薄,父亲14岁便没了父母、成了孤儿,老人家成家的时候只有两间草屋可以栖身,唯一的家具是爷爷留下来的一张旧饭桌子。另一方面,父母都是从不服输并且坚信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定能发家致富的人,所以在人民公社的年代,父母们为了多赚取工分总是没日没夜地在田里劳作。从能记事的时候起,除了上学、放鹅、照看弟弟妹妹,还要做好饭菜在黑暗中等父亲母亲从田里头回来吃晚饭。同一个年代或者是同龄人,都能体会到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无论是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还是大包干开始的年代,农村除了苦还是一个苦,就是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日子。也就是这个时期,大概在长到7、8岁的样子,秦永贵便开始思考死亡,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朦朦胧胧地形成了,这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早熟也是一个不好的念头。因为当时安徽农村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了很多人,村外的山坡地和野外的坟茔地,到处都是骷髅,而且乡下每当死人的时候,死人的家里人都哭得惊天动地,由于对逝者的追思而伤心欲绝。有时候,当秦永贵一个人赶着一杆子鹅独自在天苍苍野茫茫的情境中,无从对话而经常想大哭一场,为自己的不免一死提前痛哭。经年后,读到顾城的诗:有些灯火/是孤独的/在夜里/什么也不说。对秦永贵来说,这恰是一种真实的感受,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害怕夜幕低垂和孤独。到后来懂得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时候,已经坐在了大学的校园里,在领略大师们给予的营养与动力了。顾城,却到了另一个世界。
秦永贵说他自己是如此多愁善感的一个人,谈起他的名字,是因为一个当小学教师的表叔给起的,是一个响当当的很MAN的名字:秦永贵。也许是当时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有个了不起的人物叫陈永贵,这是那时候一个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跃而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大人物,是一个时代的“偶像”;也许是表叔希望这个表侄儿长大以后能大富大贵。他的表叔看起来,是一个有文化但又传统的小学老师,对亲戚家的子嗣格外地重视,也在努力地完成一个长辈的使命。总之,自从到了和县一中上学开始,每当带着口音的老师点名点到秦永贵的时候,口音产生的谐音会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秦永贵说,在这个全县最顶级的中学里,自己当时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土,所有人听到这个名字就都知道我是从乡下出来的。大学期间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天津男生有次跟我说:“你的长相和气质应该用我的名字:杨柳”,这是真事。事实上,也认真地考虑过换个名字,但也只能是笔名,法律上的更名程序,他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想来,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也许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这一生注定有贵人相助,这是上天给予最大的恩赐。
上小学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也许是出于对未知的渴望,秦永贵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求知欲,现在回想起来都难以置信,当时不是拿着竹竿放鹅,就是坐在锅堂烧火做饭,但一天依旧能看一部中篇小说,而且看过的书都能记得很清楚。他几乎都看完了当时和县新华书店里的连环画,每个学期的期末奖状和奖品都是大把大把地往家拿。当然,这些也许都要归功于自己的一个小学老师:张根凤。
秦永贵说他初中上的是全乡最好的尖子班,但初一就开始着魔于看手抄本,中毒匪浅,以至于初三毕业都没能考上高中。父亲淡淡地说了一句:“你莫不是想跟我一起去干活吧?”他当时二话没说就跟父亲一起下田割稻子去了,割了一个上午,下午就老老实实地背起书包跑到学校去了,偌大的中学校园就自己一个学生在暑假里拼命地亡羊补牢。父亲没有伟大的地位但他有着伟大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也没有名言警句,只有一个农民的朴素与诚心。秦永贵说在自己没有考上高中的时候父亲没有打、没有骂,也没有苦口婆心地劝慰,他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认识。父亲成了他人生的大贵人。
初三补习一年把三年丢失的都恶补了回来,中考成绩不错,高于技校预估分数线2分,于是志愿填报了和县师范学校和巢湖一中,可是实际录取分数线又调高了4分,本来以为自然而然地到巢湖一中就读,没想到姥桥中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里了,真是晴天霹雳啊。如果没有当时的县教育局长张国椽的鼎力相助,人生轨迹又不知道会是怎样了。其实,跟张局长的偶遇是在县教育局门口,张局长成了秦永贵差一点擦肩而过的贵人。说起贵人,秦永贵说不能不提高中阶段的两位同学,他们是后来读到硕士的虞基来同学和后来读到博士后的胡茂海同学。这两位高中三年不但成绩好而且身体好,可以挑灯夜战到很晚,当时所有高精尖的复习资料几乎都被他们一一扫光。这些课外书里的精华都被他们做了记号让他我分享,只需要吃透课本,课外资料的提炼工作都是他们帮助做了,他们是帮助秦永贵考上了清华的贵人。
一个人踉踉呛呛地走着,总是会要遇到恩人或者是贵人的,因为他们的相助与相携,你的路会走得踏实、走得顺畅一些。这些人是你所不曾选择的,而他恰是帮助过你的人,也是你要惦记着去感恩的人。相扶时,你不一定真的感到重要;走过来,你一定要懂得去感恩。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你会不在意;你在意的时候,那人已离你远去。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你的选择;到时候,你别无选择。懂得感恩,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秦永贵和他的夫人戚福霞这些年一边艰苦创业,一边用自己的方式积德行善、扶贫助困、做着合适自己做的公益事业。
事业的选择
父辈们的期望,并没有落空。秦永贵自从走进清华园的时候,除了仰望星空外,对自己的未来和事业的发展就开始作出了正确的规划与选择,那个时代人们都是这样。
秦永贵说,他上大学期间正是学潮和动乱最严重的时候,但在清华“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学风熏陶下,还是学习了一些再学习的方法,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做事风格也秉承了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迄今为止,清华身份的确让他受益匪浅,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对他这样一个清华身份的人都有一份信任和寄托,时时鞭策着秦永贵前进。但是,就像《越狱》中T-BAG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说的那样,We are captives of our own identities,living in prisons of our own creation.我们都是我们自己身份的囚徒,生活在自己制造的监狱里。他说,我现在来到了遥远的澳大利亚,这里没有人知道我的清华身份,什么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我在进行着我的越狱计划,也可以说我正在越狱的路上。
上大学做过生意。第一份收入来自于倒卖北京市海淀区的高考试卷,他就用赚来的钱给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捐了50块钱。秦永贵回忆说,还有无线电系的一个学长,亲戚是地质矿产部的,当时做得很大,卖的是GPS导航仪,一个巴掌大的东西卖一万美金,可以赚到5000美金。秦永贵可是开了眼界,帮这个学长干了大半年,这个人没有毕业,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离开学校了。在清华,他就渐渐地失去了在中学时候的那种优越感,整个中学,秦永贵说自己就像辅导员。老师上课喊人回答问题,不少同学那时一旦老师提问就会低下头来的,但到了
说起大有公司的事业,秦永贵自述说,我还真的没有认真追求过。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跟长安汽车打交道,我曾经跟长安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说:“像我这样一个没有一点事业心的人,现在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纯粹是一种责任心在驱使着我,士为知己者死。你们这么看得起我,我只有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得像模像样了。”其实,我骨子里是看不上这些事的,你知道吗?我当初大学志愿填的是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无边的宇宙和无限的生命才是我兴趣所在。是班主任和我的父亲在学生志愿上交的头天晚上合伙逼我改填清华的。从此,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像我这样可有可无的清华出身的对人类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所谓企业家,却失去了一位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新发现或新突破的天体物理学家。人生一百年,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为人类做出哪怕一点点实质性的贡献后,可以象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样骄傲地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所以说,我真正奋斗的经历,目前为止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初三没考上高中后的那个孤独的暑假,第二次是2002年从国营单位辞职后的那一年,为了证明自己能够做事,奋斗了一年。我不太理解那些整天把奋斗挂在嘴边或者是为某某事业奋斗终生的人。在我想来,这些人要么没有真正奋斗过,要么还没有体会过奋斗后将收获什么乐趣。
1991年,秦永贵从清华毕业,从一个穿着文化衫、人人啧啧称赞的天之娇子,迈入社会、变成工厂的一个职员的时候,心中的落差不说,就是千头万绪的人事关系,也会把你变成世故、世俗、世侩。因为,身着劳动布工作服、在车间来回穿梳的你,已不是那个肩背吉它、赏着荷塘月色的莘莘学子,否则,你一定会被当作一个异类而淹没在工友们的口舌中。
秦永贵对那一段的记忆是深刻而难忘的。他说,来到南京后,遇到很多的艰难。比如说,那个时候厂长与书记对他很好,至今也依然保持着联系。不过厂长曾说,我并不是看重你的名头,不是冲着你的专业,我是冲着你人是个清华的。实际上,他对秦永贵还是不错的。一般的大学生来到厂里要在基础的工作岗位上历练一年,而秦永贵只用八个月的时间把厂里的各个岗位都轮了一遍,这也说,就是在着意地培养他。一纸调令下来,把他调到了销售公司去了,拉去的人里头,一个正科长一个副科长,再一个就是他,相当于三把手。从开始发售广告,到去广东押货,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跑市场,人很辛苦,可是成就很大。全厂卖了100多台车子,秦永贵在广东批了90多台,自己还零售出了几台。后来,之所以走了那一步,是因为和头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他一来到公司的时候,这个头就对他说,你怎么想起来到我们这里来的,干得再好,也不过我这样正科到头了。这已是明了的逐客令,是怕抢了这个位子。其实真正的导火索是因为秦永贵在广州有一批货打电话找头汇报,那天怪了,找不到他,就把电话打给了厂长。他知道后不悦意,埋怨说,我整天跟老板说市场不好做,好家伙你一个电话给老板,屁颠屁颠的就你能?你什么意思?要把我搞走。那时候,秦永贵也年轻气盛,心里想,我在广州一年吃那么多的苦不说,还受着气。心想自己在广州一年也没有白呆,也做好了准备。秦永贵说,我同学在南汽给我一个跃进的单子,三、四万一台,就能够赚到万把块钱。那时候广州天河体育场还是郊外,有个汽车市场,秦永贵在那租了一个办事处搞了一年,若再弄点南汽的车子去卖,一下就会发了。好家伙,怕什么什么就会来,厂里要调秦永贵回来,惹得他一下生气了不干了。厂长书记拍了一下小秦,毕竟是不会罩着一个刚分来的大学生,当然是向着科长,没有办法放弃了。这件事,坏事也变成了好事,他想,你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你任何时候的选择都是不错的,都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如果出现选择错误,聪明的人是会早发现早纠错的,不会酿成大错的。对于后来自己为什么不选择跟其它的大品牌车进行合作,而是选择和长安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合作,秦永贵认为这是一个缘分。
谈起大有企业,他说,如果还算成功的话,那纯粹是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上了。秦永贵说,大有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和我本人的名字一样土。说出来不怕您笑话,“大有”并不是表达“大有作为”的意思,初衷是“共有”即“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意思。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也许应了《易经》大有卦: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的确,有些年头,“买长安到大有”的广告词是深入人心的。
从2002年开始自己干,到了2011年,大有做长安面包车,营业额做到了14个亿。秦永贵说自己不是一个追逐财富的人,也不是一个十分上进的人。这个七八年,长安微车的领导对我太好了,他们为了鼓励销售,搞了一个金牛奖,我们一举拿了四届风光无限喽。秦永贵一直在做微车,主要是对市场的熟悉与把握。不过,汽车的销售的程序是一样的,卖面包车和卖奔驰、宝马的是一样的,甚至要比他们更难。大品牌一个质量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另一个是它是卖方市场,人家要买一台奔驰,可能要找人托关系才能拿到手,而卖面包车则是要求别人去买,还要在售后服务上下大力气。如果能把面包车做好,别的什么时候样的车都能做好。大有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秦永贵说他自己就是大有的第一任的营销站站长,不断地培养客户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和职责。多年来,老客户介绍新客户,他们经常做梳理客户的工作,每年搞“长安客户、大有关爱”的活动,例如,做一些免费的维护保养工作,掌握基本客户,并且给予分级维护。秦永贵非常自豪地说,我的CI管理系统比一般的大品牌做得细。
谈到最大的失误,秦永贵说那一年苏州有个项目让他去投资,他最后犹豫了,自己太理性了。他说,我身上是十分理性,可我的太太则比较率性。考察一个事物要做到理性而决策的一刹那是需要率性的,所以,这夫妇俩在许多时候是互补的,这也是这些年来,他们最后获得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长安有个领导说,有时候要学会先开枪后瞄准。秦永贵的眼中,戚福霞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谈起苏州,他至今仍然认为是一个大失误。他后悔说,当时要是让戚福霞去谈这个项目,那一定是另一个天地了。以他今天的视野,他认为苏州是有桥头堡意义,可以带动苏南的市场。
谈到市场竞争,竞争的法则和竞争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竞和”,正如中国的儒家哲学所阐释的一样:和为贵。这一方面,他非常同意商会顾问
秦永贵说自己把创业当作一种过程体验。02年底有了100万的收益,很有成就感。07年有1000万,想到了投资;到了积累成了亿万富翁,则选择暂时的放下。
浪漫的选择
我们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于有了这三纲,后面就有了“八目”,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经典《大学》中的精髓和要旨。现今,都知道出自于《周易》的两句清华校训,“自强不自,厚德载物”,其实完整的校训应该还包括“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用今天的话来说,才会铸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亦即:大学、大师、大才。比如,清华的老校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除了是物理学的一代巨匠,在人文方面同样具有深邃的造诣。
回头再整理我们的访谈,从中不难发现,秦永贵的回答应该说,总是跳不出清华理工科学生的轨迹,虽然他不是这样直白地表达,而我也惊奇地发现就在这样的一个理性的校园里,就像它生长出了几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样,当然还有拥有像朱自清、沈从文等这样的卓著斐然的文学家和大学问家。但新时期以来,从这里生长了那么多影响一个时代的歌手、艺术家,比如水木年华、高晓松,这样的事件似乎更应该出现在与它毗邻、学风更为活跃的另一个校园。秦永贵生于乡间,长于阡陌,却从小有着与生俱来的秉赋,那就是在他并不能弄懂简谱和五线谱之区别的时候,对二胡、笛子、口琴等在乡村中较为简便而普及的乐器,一摸就能上手,一听到调子就能奏出曲子。当然,那个时候他只能跟着调子,因为,还不能明白那些人们常常哼出来的调子,就是一首曲子的旋律。当明白这里面一切奥妙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一名吉它手或叫做文艺骨干。
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浪漫的秉性往往是与生俱来的,但据我的观察,和大多数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一样,秦永贵当属那样一种不具纯粹浪漫的人。当你走进他们位于江宁翠屏山麓的府上,一座临湖的别墅,西式建筑格调,但周边的陈列既有欧风十足的午餐会的家什,也有需要荷锄薅草的几垅菜地;从宽大的落地窗看进去,古朴的麻将桌与白色的钢琴,是并列地摆放在一个大的空间中的。据悉,秦永贵在澳洲的家,就在一个高尔夫球场的旁边。他除了驱车挥杆,偶尔也会约上几个朋友搓搓麻将。当你与他的夫人交流时,戚福霞对秦永贵的欣赏是由衷的,那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纯粹。她会告诉每一个与她熟悉的人:我们家秦永贵乐感好!当然,如今从她家琴房中流泄出的半生不熟的旋律,正是这位夫人在演绎夫唱妇随的调子。
不过,与秦永贵提起他的爱情和家庭时,他依然还是那样内敛般的羞赧。讲得最多、最慷慨的一句是:我找戚福霞做老婆是找对了。他还不时地用
“ (男)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
(女)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
(男)这样的心情
(女)这样的路
(合)我们一起走过
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
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
就算一切从来我也不会改变决定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哦”
这首《选择》是流行于上个世纪的一首老歌,传递着永恒的主题,是香港著名歌手林子祥、叶倩文的对唱歌曲,曾流行于大陆的大大小小的卡拉OK中。对热爱音乐的秦永贵来说,旋律是深入他的骨子里的,说不出来的事,用音乐的语言是能作贴切的抒怀。
秦永贵担任南京市马鞍山商会会长后,实际的操盘手就是他的夫人戚福霞。在后来的接触中,大家也渐渐地明白,她也是大有公司的实际掌门人。秦永贵讲起自己的选择,在家庭的大主题下,他无论如何也绕不过与戚福霞的相识相知与相爱。他还主动地告诉我,他是在89年动乱之后认识的戚福霞。他们都没有说出中间断了一段的原因,但就在这个时期,秦永贵发现了她做人方面很大气,乐观,也做出了一生中最为正确的选择,不正应验了美学原理中的那条法则:距离产生美。秦永贵自比为是块冰,夫人就是一团火,非常乐观。在家庭和事业中,夫人是充满着激情的人,2011年起,很少让秦永贵做事,并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秦永贵还说,这个人对我的全家很有胸怀,也令人感动,给我带来了两个令我骄傲一生的儿子,这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大儿子秦臻出生的时候,是他们刚刚走出校门来到南京不久,工作和生活压力山大,不知不觉之中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总感觉有点遗憾。本想再添个女儿,偏偏又生了个儿子,所以夫人戚福霞跟人开玩笑说:“还是我们家秦永贵厚道,这辈子没有情人,上辈子都没有情人。”其实,生第二个小孩秦永贵是有私心的,因为他对自己7岁以前的生命过程没有多少记忆,想通过好好陪伴小孩成长对生命有更多的认识和更深的领悟,所以从小孩在娘胎里开始,就努力地观察、体验,这个小子似乎很通人性,七个月大就能够清清楚楚地喊爸爸了,真让人欣慰。秦永贵讲,如果说我现在远赴澳大利亚是个“越狱”行动,那么三年前决定要这个小孩,我就已经在计划“重生”了。三年多以来,我非常认真地陪伴着小子浩然,重新活过了一次懵懂的童年,这也是对人生乐趣的一种追求。五十岁不到的秦永贵,说自己不想再做什么大事,主要想把孩子的事做好。2009年投资收回来了,2010年秦永贵开始选择打高尔夫球。他说,我是一个有运动天赋的人,但恰恰是对高尔夫球的感觉不好,所以,我想试试,也是一种挑战。现在,这个曾经的学校体育标兵,在高尔夫球场受尽了折磨,看着远处的球洞,目标越是接近的时候,他越是不知所以然。他说,就像做生意,急是急不成的,这靠修养,在养成一种对自己的挑战的习惯。对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会不断地选择新的挑战目标。今天的放下,是没有遇到新的挑战,他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说,如果有一天选人到太空去,我一定会报名去体验一下极限的感觉。
秦永贵一直认为生命是一个奇迹,绝不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所能解释得清的。高考时生物70分他考了68.6分接近满分,这也许是他对生命现象痴迷的结果。高中三年,他就住在县城陋室旁,每天都在那个并不高的小山上看书,顺便看到了苍蝇不只是追腥逐臭,它们也会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地忙着采蜜;在山下并不深的小池塘里,他也顺便看到了青蛙象军人一样列方阵游行;甚至植物居然能设计陷阱诱捕小昆虫......生命是如此色彩斑斓,高深莫测,我们怎么能不心存敬畏地痴迷它们?正如他前面说过,永贵也许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一生中永远有贵人相助,父母给了我生命,夫人戚福霞让我的生命得以延续和传承,单就这一点来说,她就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大贵人。更何况她的为人处事不仅朋友认可称颂,就连竞争对手也翘拇指敬重。没有她的落落大方,大有的生意做不到这么大。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西方人现在也普遍认可一种近乎神学的科学:所有的美好都是向往来的。如果我说戚福霞是我修来的或者说是我向往来的,谁能不同意呢?真的,再多的话语,也不如林子祥和叶倩文演绎的那样准确。
“(男)走过了春天走过秋天
(女)送走了今天又是明天
(男)一天又一天
(女)月月年年
(合)我们的心不变
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
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
就算一切重来我也不会改变决定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哦
我一定会爱你到地久到天长
我一定会陪你到海枯到石烂
就算回到从前这仍是我唯一决定
我选择了你你选择了我
这是我们的选择”
他说过自己有过很多的选择,笔者同意了。但他说自己选择放下,我发出了追问:对于有一个三岁的儿子的现象,真的不能放下。我问他有一个大三的儿子和一个不满三岁的儿子的时候,他如何放下呢,他哈哈的笑起来了。秦永贵会选择放下对财富的追逐,但是从没有放下生命的延续,这样的选择是需要挑战的精神与勇气。
选择多余的采访
记者:你今年当选新一届南京马鞍山商会会长,有没有什么新打算?
秦:作为新一届会长,我深感压力巨大,唯恐做得不好影响商会发展。所以,一方面我们明确了创会宗旨:凝聚乡情、团结互助、共享资源、同谋发展。另一方面调整了商会组织构架,完善了商会章程。我觉得:商会是一个自发的依靠乡情凝聚的民间组织,只要发挥出所有会员的力量,共享商业资源,就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的打算就是自然而然、不瞎折腾。就好比烹饪小鱼的时候不能频繁给鱼翻身,我相信商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大道无为从而到达无为而治的境界。
记者:你平时最爱读什么样的书?具体哪一本对你影响比较大?你像有些企业家一样上过MBA或EMBA之类的课吗?
秦:事实上,从小学到现在,我除了高中三年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其他时间非常喜欢阅读。尤其是大学期间,就像是对高考语文几乎不及格的一种恶补,我把不感兴趣的专业课几乎摆在一边,大量的时间泡在学校图书馆里读书。最爱读的是哲学人类学方面的书籍。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促成了我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像《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样气势磅礴史诗般巨著往往倾尽了作者毕生心血,多读这样的书,无形之中我们的人生之旅似乎又比别人拓宽了许多,延伸了许多。 因为读书出于自身的兴趣,而非实用或功利,所以MBA或者EMBA之类的课程我没有再参与过。
心语:我因为姓秦,注定了对这个世界一往情深。虽然我们所见到的和所能感受到的世界是那么渺小,是那么地非我兴趣所在,我依然用心地在感受用心地在体验这个世界。事实上,对父母的情,对妻儿的情,对亲戚朋友的情,对世间万物的情......不但束缚了肉体也禁锢了心灵。就象唐代诗人李商隐感叹身无彩蝶双飞翼一样,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在活着,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没有完全迷失自我。顺便提一下,我的QQ名:自在自由;QQ签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自在自由!
Copyright © 2014 www.njmassh.com 南京市马鞍山商会商会.All rights reserveds. 邮编:21110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天元东路257-1号二楼 电话:025-86169622 传真:025-86169622
苏ICP备2020048947号-1 技术支持:南京派点网络